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09的博文

Comparing iFrame and FBML Flash Facebook applications

图片
The following table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when creating your Flash Platform application as an iFrame or FBML Facebook application. The two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embedding of a Flash object and the ability to access scripts. Feature iFrame FBML Flash Player version and detection code You control the embedding. You write (or include) the JavaScript detection code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required Flash Player version. Typically, SWFObject is used.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the embedding. Currently, the <FB:swf> tag requires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15 and there is no way to specify any other version. Script access Can be denied by setting allow_script_access=never .

Getting your head around Flash on Facebook

图片
Getting your head around Flash on Facebook Recently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n Adobe AIR application, nomee.com, and integrate a portion of it into Facebook. In this article I'm going to cover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I learned along the way while I was trying to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I could and couldn't do inside of Facebook. Figure 1. The Nomee application First I'll start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t places you can put Flash applications on the Facebook site, followed by an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t ways to launch Flash applications in the Facebook Platform. Then I will talk about flashvars in the world of Facebook. I'll end with a quick overview of what you can't do with Flash on Facebook. Where you can run Flash Facebook has a number of integration points throughout the site. These are covered in more detail in the Facebook developer wiki page. The main points of int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pplications built on the Facebook and Flash Platforms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pplications built on the Facebook and Flash Platforms | Developer Center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e of applications built on the Facebook and Flash Platforms The Flash Platform lets you build rich, user experiences. The Facebook Platform lets you build rich, social experiences. Put the two together, and you can build killer applications incorporating social capabilities in highly interactive, expressive, and responsive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you to the architecture of applications using the Facebook and Flash Platforms. 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pplications you can build and how the applications communicate with your server and the Facebook server. The types of applications you can build You can build three types of Flash Platform applications to integrate with Facebook: applications on Facebook, external website applications, and desktop applications. * Applications on Facebook are web applications that

学生为何厌学

学生为何厌学 于 09-2-19 通过译言-教育与学习     作者:江天梦  原文作者:Kah Ying Choo     原文链接:How Children Fail  译者:江天梦     约翰·霍尔特的这本书极富创造性,他根据自己对孩子在上学过 程和玩耍过程中的观察比较,指出了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认为这种制度会从根本上导致孩子产生厌学行为。   霍尔特用事实表明,孩子之所以厌学,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读书,厌恶读书,对上学感到迷惘。有了这些原因,加上现有教学方法的误导作用,以及教学环境与现实生活和真正学习要求的脱节等因素,孩子天然的学习愿望必然受到这种教学制度的扼杀。   作者于是总结出以下结论:   第一,因怕而厌:令孩子害怕读书的氛围正是学校制造的——孩子害怕考试不及格,害怕受羞辱,害怕得不到肯定——从而严重妨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外部奖励机制——如升级和金牌读书明星的奖励等——不但进一步促使孩子害怕考试不合格,还会让孩子们担心遭到他们生活中的大人的否定。(在这种氛围中的)孩子所关心的并非课程的真正内容,而是学会如何回避难堪。这种让孩子害怕的氛围不但扼杀了孩子的读书欲望,抑制了孩子天生 的好奇心,而且使孩子害怕冒险,不愿意为自己争取机会,而这些本来应是促使孩子形成真正学习行为所必须的东西。   第二,学校所开展的往往是“饼干压模”式的(非个性化)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只能迫使孩子去为一些微不足道而且庸俗的奖励而展开竞争,而不是从根本上培养孩子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而这种动力是非常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人的才能和天赋的。霍尔特坚决反对强迫学生去适应现有教学制度的做法,认为这种制度只能使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累人甚至痛苦的事情。霍尔特积极提倡鼓励孩子按照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杜绝害怕读书的心理和不良行为。   第三,困惑:孩子一旦注册上学,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和他上学前从父母或大人那里学到的东西很不一样。还有,学校里的那些大人对待他们的行为和孩子们家里的那些大人也完全不同。(这就会给孩子带来困惑,)这种困惑还将被进一步扩大: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大人已经教他“有好奇心才好,值得提倡”,可现在他在班里可能因提问某个问题而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取笑。霍尔特通过观察和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到了十岁左右就很可能由 于担心被人取笑而不再随便提问了。   第四,真正的读书:霍尔特认为,

26个字母教你做好班主任

  A:awake(唤醒)教育者的使命在于唤醒。   B:belief(信任)信任后进生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才能真正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不信任后进生,经常用怀疑的口吻盘问后进生,这种做法只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班主任应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反之,则达不到教育目的。   C:care(关心)"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倡导过的一句座右铭。他曾告诫对学生滥施刑罚的人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班主任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关心后进生的成长,把关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让班主任的关心伴随学生走好每一步。   D:digest(理解)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应通晓心理学、生理学的有关知识,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行为有足够的认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每一位学生。   E:enjoy(欣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学生进取的不竭动力。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善于赏识学生的"伯乐"*,对学生毫不吝惜自己的赏识。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要善于欣赏、发掘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优点,让后进生扬起奋进的风帆。   F:feeling(情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地,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因此,班主任必须注意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在班级管理中的感染、激励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G:give(付出)付出必定有收获。再调皮的学生,只要班主任把思想工作做到他的心坎上,总有日出云散之时。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后进生的转化有一个渐进过程,只要班主任全身心地付出,后进生心头的"乌云"一定会被班主任热情的&

最常用到的35种心理效应

*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门坎效应*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3.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

万亿美元难救美国经济

就在09年的一月左右,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总裁任志刚在香港发表谈话,他提醒香港老百姓注意,第二次金融海啸冲击已经开始,而且第二次将大过第一次。当然没有人希望这事情会发生,我们也都希望事情能尽早解决,经济能尽快的恢复,可是在这个时刻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第二次金融海啸有多大。   还记得2008的发生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政府在10月、11月份立刻提列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也提出了8190亿美元救市方案。美国政府提列的7000亿美元目前已经用了3500亿,而这3500亿当中95%都用在金融系统中,也就是把这些钱直接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注资,目前注资的银行等差不多有200家,其中AIG注资了378亿美元,花旗银行注资了250亿美元。同样三大汽车公司也陷入困境,美国政府也从这7000亿里提列了1144亿美元,相信剩下的3500亿美金左右的资金也会陆续用在金融机构中。奥巴马总统所提列的819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中三分之一用在减税,因此只剩下6000亿不到的资金是要用在经济实体的救助方面,而且这个6000亿美元还要除以三,因为是一年提列2000亿美元,也说是在未来的三年当中每一年美国政府只能够支出2000亿美元来救助实体经济。   奥巴马的救市能不能帮美国走出阴影奥巴马提出救市方案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最近我找了一些比较耸人听闻的资料。根据彭博通讯社的统计,在奥巴马提列的819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当中,美国政府承诺未来将拨出的救市金额已经高达8.5万亿美元,这个惊人的数字包括2.3万亿美元用来发放贷款,但是他说抵押的资产价值几乎为零,3万亿美元用来购买破产机构的股权,而这些机构的净值是负的,剩下的3.2亿美元是用来为这些濒临崩溃边缘的金融衍生产品做担保。加在一起就是8.5万亿。而这8.5万亿是以下机构出的,美国中央银行出5.255万亿美元、美国的联邦存款保证银行(这个银行是为美国老百姓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做担保的,只要银行倒闭,美国联邦存款保证银行就是把钱还给老百姓,也就是它是美国政府的保险公司)出1.788万亿、美国财政部1.147万亿、美国的住房管理局0.3万亿,加在一起是8.5万亿。这个8.5万亿的概念就是美国从18世纪建国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重大项目支出的钱加在一起,以今天的价值来计算也不过只有8.1万亿。我按